技术文章首页 > 技术文章 > 全部文章
Fischer孔隙率测试仪应当怎样操作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点击次数:12 更新时间:2025-10-27 打印本页面 返回
Fischer孔隙率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内部孔隙率的精密仪器。孔隙率是指材料中空隙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率,是评估材料特性、性能以及应用潜力的关键参数。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涂层及复合材料等的检测,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对于质量控制、材料研发、以及加工过程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Fischer孔隙率测试仪的部分组成:
1.样品室:样品室是放置待测试样品的地方,通常设计为密封的腔体,以确保气体不会泄漏。样品室的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以避免与气体反应。
2.气体注入系统:该系统用于向样品室注入气体。气体通常是氮气或氦气,其选择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和所需的测试精度。气体注入系统包括高精度的气体流量计、压力调节器和控制阀等组件。
3.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核心部件之一。它实时监测样品室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测试仪的控制系统,用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4.控制系统和显示界面:控制系统用于管理测试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气体流量、注入压力和测量周期等。显示界面则用于实时显示测试结果,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和警报功能。
5.数据处理单元:该单元负责将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样品的体积和密度信息结合,计算出孔隙率值。最终的测量结果会显示在屏幕上,供操作员参考。
Fischer孔隙率测试仪的操作步骤:
1.样品准备:选择合适的样品并进行适当的清洁处理。样品应无裂纹、无污染,并且尺寸适合测试仪的样品室。
2.设置测试参数:在仪器的控制界面上设置所需的测试参数,如气体种类、注入压力和测试时间等。
3.进行测试:启动仪器,气体将被注入样品室,压力传感器会实时测量气体的压力变化。
4.读取结果:测试完成后,仪器会自动计算并显示孔隙率的结果。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记录或打印测试数据。
5.清理与存储:测试完成后,应清理样品室并存放仪器,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